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4kW近单模输出,窄线宽光纤激光再获重大突破!

来源:红外与激光工程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12-01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

【摘要】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在光束合成、非线性频率变换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需求,近年来成为激光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。目前,已有多家单位报道了千瓦级 (以上) 量级的高功率窄线宽光纤

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在光束合成、非线性频率变换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需求,近年来成为激光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。目前,已有多家单位报道了千瓦级 (以上) 量级的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。
2016 年,笔者所在课题组基于半导体直接泵浦方案实现了 1.89 kW线偏振窄线宽激光输出,偏振消光比为 15.5 dB,3 dB激光线宽为 45 GHz;2018 年,课题组又基于同带泵浦方案实现了 3.94 kW 高功率窄线宽激光输出,满功率输出时 90?% 以上功率集中在宽度为 0.89 nm 的光谱范围内,但是模式不稳定 (TMI) 引起了光束质量的劣化。由于谱功率密度高、相干性好,窄线宽光纤激光系统存在受激布里渊散 射 (SBS)、受激拉曼散 射(SRS)、TMI 等多重非线性效应,提升输出功率的同时保持光束质量面临较大困难。

最近,本课题组基于白噪声相位调制技术抑制SBS,引入高阶模相对损耗抑制 TMI,实现输出功率达~4125 W 的高功率、近单模窄线宽光纤激光输出。系统结构如图 1(a) 所示,通过对单频种子施加白噪声信号调制获得中心波长为 1 071.6 nm、功率为 20 mW的窄线宽种子 源 (Seed);随后经过三级预放大器(P-As) 预放大到 ~40? W 后 经 过 99.9∶0.1 的耦合 器(Coupler) 和模式匹配器 (MFA) 后注入主放大器;耦合器 (Coupler) 的 0.1% 端口用以监测 (Monitor) 放大过程中的回光变化;主放大器选用 20/400?μm 增益光纤(YDF,NA~0.061),采取双向泵浦方式抽运,前后向泵浦功率配比约为 1∶2;前后向残余的包层光通过滤除器 (CLS1、CLS2) 滤除,放大输出激光通过光纤端帽和准直器 (Endcap+CO) 输出到自由空间。输出功率与泵浦功率的关系如图 1(b) 所示,系统最大输出功率为 4125 W,对应的主放大器斜率效率为~74%。满功率输出时的光谱测量结果如图 1(c) 所示,3 dB 线宽为~0.44 nm,在光谱信噪比达 55 dB 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 SRS 效应;此外,图 1(c) 给出了最高功率下输出激光的远场光斑分布,M2 因子测量值为 1.23。进一步功率提升可能会面临 TMI 或 SRS 效应的制约,对上述两种效应的进一步权衡优化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。(作者马鹏飞,肖虎,冷进勇,李灿,陈子伦,王小林,王泽锋,周朴*,陈金宝?,来自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)
?

以上内容来自红外与激光工程,??江苏激光联盟陈长军转载

文章来源:《红外与激光工程》 网址: http://www.hwyjggczzs.cn/zonghexinwen/2021/1201/745.html

上一篇:电子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什么区别
下一篇:11家鄂企通过“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”复核

红外与激光工程投稿 | 红外与激光工程编辑部| 红外与激光工程版面费 | 红外与激光工程论文发表 | 红外与激光工程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红外与激光工程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